据说在清朝乾隆年间,寿州府来了位新知县,上任不久,看到古城墙西段年久久失修,已几次倒塌,下决心重修。于是通告全县百姓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同心协力,修复城墙。不料告示贴出一个月,却不见动静,这是为何?他哪里知道“捐款捐粮修城墙”已叫喊了三任知县,他们装满了腰包,却没有修城墙一寸。你想,老百姓还能相信这位新任大人吗? 开工的日子到了,新知县并不因为寿州百姓不热心而泄气,一大早便带领衙役们扛着工具,来到西门脚下和几十位民夫一道挖土抬石,一直干到天黑收工。这一下可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。有的说:“县官大人都来修城墙了,人们千里迢迢来这抬土,还不是为的寿州!我们明天也去干吧!”可也有人说:“还不是做做样子骗人,一任比一任奸猾!” 可是这新知县和前面县官不一样,他不仅和民夫们一起运石块,而且比民工们干的更带劲、更持久。在每天开工的时候,他都叫人敲一遍鼓,在每天收工的时候,他又叫人敲一遍锣,每天鼓响开工,鸣锣收工,成了雷打不动的仪式。 到了第十天,新知县还在工地上劳动,又过了十天,还见他和民夫们一起运石块,不同的是现在不是几十人,而是几百人了。城内城外的百姓们都自动参加修城墙劳动,一些商会栈行老板主动捐款赠物,支援修城,本来两个月的工程,四十天就竣工了。 后来这位县官走了,百姓就在西门城瓮南北两壁上分别镶嵌着两块石刻,一面是锣,对面是鼓,纪念这位廉洁奉公的"父母官"。 到了咸丰年间,寿州城出了一个大人物,那就是武英殿大学士、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家鼐。 说是有一年孙家鼐省亲,按常规从北边来的人马均从北门入城,寿州县太爷及州府等地方官员早已鼓乐齐备,在北门等候。谁知孙家鼐得知这个消息后深恐太张扬,连忙吩咐车马改道,从小路绕至东门悄悄入城。 那次回乡省亲,孙状元曾微服回访一位长辈,出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挑粪担的壮汉。那壮汉走得太急,把粪溅在了孙家鼐的衣服上。孙只是看了他一眼,并未出声,而那壮汉却大声吆喝道:“我是状元家种田的,溅脏了你的衣服,你敢把我怎么样!”孙家鼐一字一板地说:“状元家种田的也要讲道理,不能仗势欺人啊!”后来人们告诉那壮汉,你碰到的那人正是孙状元。壮汉懊悔不迭。几天后,此事四邻八乡无人不晓了。 从这件事上,孙家鼐深感家风问题严重:一个状元家种田的就敢在大街上任意撒泼,其他各房子子孙孙、七大姑八大姨还能了得!于是严定家规,不许后代奢侈胡来。所以到了民国年间,寿州乡下孙家一位老母亲,亲自叫族人把亲生儿子勒死了,因他抢人家东西。还有一位当乡长的哥哥,亲自把干坏事的亲弟弟枪毙了,说是杀鸡给猴看。 直到今天,寿县城里十几万人言行举止都以知书达理为准则;如有偷、抢、奸等行为,必将受到严刑峻法的处治,大概无形中都受到了西门城瓮里那句“当面锣、对面鼓”的影响吧。 (责任编辑:明少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