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东关外的驿道上,发生过一件很奇异的事情。一支车队在南下的途中,发现有个孩子窝在路边上,光着身子,四周被几只野豹团团围住,看那模样竟像是在巡逻护卫一样,而孩子的双眼紧闭,在吃一头母豹的奶。车队的护卫很惊异,驱赶开豹群,抱回来了孩子,可豹群还是依依不舍,暗中追随在左右,直到临近边关才渐渐散去。 车队的护卫姓李,曾为了孩子的身世单独出关追查,只是回来后就不再提及此事,直接领养了孩子,取名为李存豹,意思是依靠豹子生存下来的人。经探查得知,李存豹原是辽东关外一个农户家庭的小儿子。因为难产,母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死了,邻里乡亲都认为他是个不祥的人。家庭条件不好,他自小就瘦弱不堪,经常生病,两三岁的时候还只有狸猫大小,就被父亲狠心丢弃在路旁,幸运地得到豹群的守护,才存活下来。 也许是因为年幼的时候吃过豹奶的原因,李存豹的体质不再像幼时那样羸弱,几乎再没得过病,身体素质也比普通人要出色很多,学起武术来也没有难度,简直是天生的练武奇才。某天李义父修炼武艺的时候,发现李存豹也在偷偷跟着练,一招一式,似模似样。李义父对他进行考较,竟丝毫不落下风。李义父虽然欢喜他的聪颖,但不愿意李存豹修习武艺,认为这是一种下等的行径,不能与参加科举获取功名相比,只想要他学习经书义理,于是狠狠地训斥了他。 李存豹不忍义父失望,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研读经义书籍上,但读书和习武是不同的两回事,他受限于天赋,只是略有所得。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,李义父在某次护卫任务中,被响马残忍杀害了,李存豹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,只得流落江湖,身怀武艺却弃之不用,依靠帮不识字的江湖人代写家书维持生计。虽然也结识了几个朋友,但大多是街头卖艺之辈。李存豹内心实在不甘平庸,也想结识天下英雄,苦于没有人替他引荐,常常怀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。 有一天,他一大早就赶到城南八十里的鸡鸣坡,找到歇息在那里的一支车队,告知有人密谋加害,让他们小心提防。这支车队护送的是新上任的边关太守王世贞,善于用兵而被关外胡人忌惮,而且名声很好,深受百姓的爱戴。他没有因为李存豹身份低微而看轻,仔细地询问相关情况,推断出是关外的胡人在作祟,请求李存豹帮助他度过难关。李存豹拍着胸脯答应了。 到了中午的时候,果然有几十个胡人打扮的骑兵前来劫营。李存豹拿着长棍守在营门口,没有后退半步。战斗一直持续到了傍晚,胡人都没能够攻进营地,反而留下十多具尸体,堆积在营门前,胡人用箭只射击,也被长棍格挡开。胡人没有办法,只好撤退,王世贞也顺利地上任了。分别的时候,王世贞拉着李存豹的手,惋惜地说:“你的武艺这么高强,遵从父亲的意愿而不能从军报效国家,真的是太可惜啦。”李存豹听了这句话,心里也很苦闷。 后来和朋友喝酒的时候,李存豹谈论起这个事情,依然不能够释怀。朋友劝他说,只要认真科举,迟早会有出息的。恰好被一个路过的和尚听到了,拍着桌子大声说:“真的是迂腐啊!你读了这么久的经史子集,难道没有看过那句话吗?士为知己者死啊。你在小时候就被亲夫丢弃,长大后又被养父逼迫,他们都没有看清楚你的价值啊,现在有人能够欣赏你,你怎么还存在犹豫心理呢?死守着养父的意愿就是对的吗?空有一身功夫而不去施展自己的抱负,真的很荒谬啊。”李存豹这才幡然醒悟,准备向和尚道谢的时候,和尚已经走掉了。 李存豹来到了边关城,求见太守王世贞。王世贞正在会客,听说他来了,急忙丢下客人就奔出来迎接他。听闻他是来投奔的,更是喜不自禁,当场就要奏报朝廷,表他为边关守将。可是李存豹拒绝了,他只想当王太守的一个近卫亲兵,执鞭牵马以报知遇之恩,态度很坚决。王世贞见到无法动摇他的信念,就依了他的安排,只是在畅言抱负的时候,从来没有放弃过劝他从军,领军杀贼收复关外的念头。李存豹只是摇头,并不说话。后来有人问他:“你为什么不从军而当一个亲卫小兵呢?杀死刺客的数量和战场杀敌的数量相比肯定比不过啊,如果从军的话,凭你的武艺,此时应该当上大将军。” 他回答说:“上战场杀敌,我的确可以轻易升官,可是王太守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,我现在充当守卫,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,又能让王太守实现抱负,不是很好吗?” “可是这样一来别人都认识不到你的功劳啊?” “这是没有区别的”李存豹并不认为有任何不妥当的地方,与他交谈的人很羞愧,不敢再出现在他的跟前。 后来,太守王世贞因得罪朝中奸佞的朝官,被皇上下旨逮捕。前来缉拿的卫士感念他的品性,故意泄露了行踪,别人都劝王世贞出关潜逃,王世贞不愿意背弃自己的国家,自请入囚车,从容赴京。又有人劝李存豹劫囚车,他不愿累及太守忠名,跟随囚车行走,一路悲痛不已。在王世贞受死的刑场上,李存豹对周围的人说:“恨不能为知己去死啊。”也撞死在刑刀下。 世人谈论起这两个人,无不纷纷惊叹王世贞的忠和李存豹的义,唯有“魔门七盗”之一的“贪生盗”卜蓝心嗤之以鼻,教导徒弟说道:“性命都没有了,忠与义又能如何呢?” (责任编辑:明少) |